世界經濟論壇未來就業報告:全球5年內將新增7800萬個就業機會
- 编辑:5moban.com - 182025年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將於1月20日至24日在瑞士達沃斯-克洛斯特斯舉行。論壇8日發布的 《2025年未來就業報告》顯示,在技術進步、人口結構轉變、地緣經濟形勢緊張和經濟壓力下,全球各行各業正發生深刻改變。22%的就業機會麵臨變革,將新創造1.7億個工作崗位,9200萬個工作崗位將被替代,到2030年淨增就業機會7800萬個。
《2025年未來就業報告》是這一係列的第五版研究報告,對22個行業和55個經濟體1000多家企業的數據進行分析。報告預計,人口結構趨勢將推動基礎性行業的職位需求出現增長,到2030年,農場工人、送貨司機和建築工人等一線職位的絕對需求增長最快,專業護理人員等護理類職位和中學教師等教育類職位也將迎來大幅增長。人工智能、和能源係統,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和環境工程的發展,將提升相關領域專業職位的需求。出納員和行政助理等職位依然是減少最快的職位,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重塑就業市場,平麵設計師一類職位也將快速減少。
技能差距仍是企業順應全球趨勢推動自身轉型所麵臨的首要障礙。63%的雇主認為技能差距是一項主要障礙,影響企業打造麵向未來的經營方式。如果全球勞動力是100人,有59人需要在2030年前進行技能再培訓或技能升級,但其中有11人不太可能接受培訓,這意味著全球有1.2億多名員工麵臨中期裁員風險。
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網絡以及網絡空間安全等領域的技術技能需求預計增長最快,但分析思維、認知技能、韌性、領導力和協作能力等人類技能依然是關鍵核心技能。這兩類技能的組合將日益成為許多增長中工作崗位的標配。
人工智能正重塑商業模式,全球一半的雇主正計劃調整業務方向,瞄準人工智能催生的新機會。在應對這些變化的過程中,最為常見的勞動力舉措是升級員工技能,有77%的雇主正計劃這麽做。但隨著人工智能實現了一些任務的自動化,41%的雇主計劃縮減員工規模。近半數雇主可能會將員工從易受人工智能影響的崗位轉移至其他業務部門,這樣既可以緩解技能短缺問題,又可以降低技術轉型的人力成本。
報告指出,麵對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企業領袖、決策者和工作者需要攜手合作,確保勞動力做好迎接變化的準備,降低各行各業和各地區的失業風險。
生活成本的上升是推動勞動力市場變化的另一項關鍵因素。半數雇主認為不斷增加的生活成本將改變商業模式。雖然全球通脹形勢有所緩和,但到2030年,全球仍將有600萬人因價格壓力和經濟增速放緩而失業。這些挑戰增加了對韌性、敏捷性、靈活性和創造性思維等技能的需求。
人口結構改變正重塑勞動力市場,高收入國家的人口老齡化提升了醫療職位的需求,而低收入地區勞動適齡人口的增加促進了教育類職業的發展。以改善人才管理、教學和輔導技能為核心的勞動力戰略,對消除上述技能差距不可或缺。
緊張的地緣政治形勢是34%受訪企業最關注的問題,貿易限製和產業政策轉變將影響更多企業,部分企業正計劃通過離岸外包和企業回流戰略來積極應變。這些壓力也增加了對網絡空間安全等技能的需求。
報告指出,政府、企業和教育部門急需在這些領域采取集體行動:消除技能差距;投資開展技能再培訓和技能升級培訓;構建便捷路徑,培育快速增長的工作崗位,培養需求快速增加的各項技能。優先實施公平包容的勞動力轉型和戰略並為員工提供支持,有助於各利益相關方打造有韌性、適應性強的全球勞動力,幫助他們為未來的工作崗位做好準備。
2025年世界經濟論壇年會的主題是“智能時代的合作”,重點關注重新構想增長、智能時代的產業、投資於人、保衛地球和重建信任五大領域。